張岱,一名維城,字宗子、石公,號陶庵、蝶庵、天孫、六休居士,山陰(今浙江紹興)人長期寓居錢塘(今浙江杭州)。祖籍四川綿竹,故又自稱“蜀人”、“古劍”。生于明萬歷二十五年(1597),卒年諸說紛紜,約在1679年前后。
張岱出身官宦之家,高、曾、祖三代皆為進士,博學多才,藏書甚豐,尤長于治史。在家庭熏陶下,他自幼聰慧,并愛好史學。由于當時家業殷實,生活優越,他興趣廣泛,喜游歷,常盤桓于江南繁華之地,自云:“余少愛嬉游,名山恣探討。”(《西湖夢尋·大佛頭》)。又好美食,坦言口腹之欲:“遠則歲致之,近則月致之,日致之,耽耽逐逐,日為口腹謀。”(《陶庵夢憶·方物》)。早年的奢靡生活從其《自為墓志銘》中亦可見一斑。然而,前事伶俜皆夢痕。明亡以后,張岱家由豪門驟然淪為寒戶,舊衣捉襟見肘,飯食常至斷炊。然其志節未衰,筆耕不輟,其問著述頗豐。
^ 收 起